高季兴是后梁时期荆南节度使,后来被后唐封为南平王,定都荆州。荆州地处南北交通要地,高季兴每年都会掠夺来自南汉、闽国、楚国的贡品。而当这些国家自立为帝后,他又主动上表称臣以获得赏赐捷希缘,因此获得了“高赖子”这一雅号。荆南地势狭小,兵力单薄,位于吴、楚之间,是一个小国。自吴称帝之后,南汉、闽、楚等国都奉梁朝为正朔,每年定期向梁朝进贡,且都途径荆南。高季兴和从诲常常邀请这些国家的使者驻留,并掠取他们的物品。而诸国对其却无可奈何,虽曾以书信责骂或派兵讨伐,但最终物品仍然会被归还,且毫无愧色。后来,南汉、闽、蜀等国都称帝,高季兴也常向他们称臣,借此获得丰厚的赏赐。地方百姓用“赖子”这个词来形容那些能通过夺取而不知羞耻的人,因此“高赖子”便成为了他常被人称呼的名字。
虽然南平国是五代十国中最小的政权,但高季兴通过掠夺得来的财富,成功修建了奢华的王宫。时光荏苒,四百年后,荆州迎来了另一位王爷——湘王朱柏。湘王府便是在高氏王宫的旧址上修建的。然而,这位湘王的结局相当惨烈,据说他的死亡与这座王府密切相关。
展开剩余72%朱柏出生于洪武四年(1371年)八月三日,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二子,生母顺妃胡氏,开国元勋临川侯胡美的外孙。明初的第一大才子解缙曾写下《湘献王神道碑》,将朱柏赞美为“天才少年”,并描绘了他“温文尔雅,既能文又能武”的品格。尽管拥有王位的继承权,朱柏依然不懈读书,经常挑灯夜读。他擅长军事,精通弓箭,且力大无穷,骑马如飞,这使得他深得朱元璋的宠爱。
洪武十七年(1384年)正月,湘王宫殿开始动工,洪武十八年(1385年)九月,靖海侯吴忠之妹吴氏被册封为湘王妃。吴忠和吴氏的父亲是开国元勋海国襄毅公吴祯,且根据《湘献王神道碑》可确认湘王妃吴氏为吴祯之女。
在洪武十八年(1385年)十月,朱柏正式接管荆州。当时他非常会讨父皇的欢心,历史学家查继佐在《罪惟录》中记载了一个朱柏讨好朱元璋的故事。传说,朱元璋问他为何回身时,他答道“君父不可背”,此举令父亲十分高兴。尽管这个故事是否属实尚存疑,但朱柏确实深得朱元璋的喜爱。
朱柏还以书法闻名,且每次朱元璋写诗,他都会让朱柏亲自书写。洪武二十一年(1388年),女真千户孛罗哥在沅江作乱,朱柏果断调兵,主动出击,有力地遏制了叛军,成功为明军争取了时间。
洪武二十八年(1395年),诸王岁禄重新定制,湘王与晋、燕、楚、蜀五位亲王同享一万石的岁禄,而其他诸王则只有五百石或一千石。
然而,到了洪武三十一年(1398年)朱元璋去世后,继位的朱允炆面临着江南地主的压力,开始大肆削藩。朱柏便成了其中一位被削权的亲王。建文元年(1399年)四月,朝廷派兵围困湘王府,打算捉拿朱柏。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,朱柏宁死不屈,最终以自焚的方式表达忠诚与决心,震惊了整个朝廷。
朱柏的死让建文朝廷陷入了巨大困境,朝廷以他“谋反”为名,赐予他一个“戾”字的恶谥,意指他“知过不改”。然而,这个无根据的指控也让当时的藩王们感到极度震惊。尤其是燕王朱棣,他迅速作出反应,试图从中寻找自己立场的支持。
湘王府在朱柏死后荒废了二百多年,直到天启七年(1627年),明神宗朱翊钧的第六子惠王朱常润才稍作修建捷希缘,改建为惠王府。然而,在崇祯十五年(1642年),李自成的大军攻破荆州,惠王府最终也被废弃。
发布于:山东省郑州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