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产AI芯片寒武纪2025年一季报就像坐了火箭冠达配资,营收狂飙,但细看之下,故事似乎没那么简单。
这营收,莫不是开了加速挂?
寒武纪一季度营收11.11亿元,同比暴增4230.22%。
这数字,搁谁都得揉揉眼,确认一下是不是小数点点错了。
去年同期才0.26亿元,如今直接翻了40多倍,简直就是从自行车道飙到了高速公路。
公司自己也说了,这得感谢市场拓展和人工智能应用的落地。
2024年全年营收11.74亿元,同比增长65.56%,亏损收窄到4.52亿元。
也就是说,一个季度干的活,几乎顶得上去年一年。
这效率,要是放在武侠小说里,那就是练成了绝世神功。
但是,别光看表面光鲜,细究之下,这高增长背后也藏着一些让人捏一把汗的地方。
囤货这事,真能高枕无忧吗?
财报显示,寒武纪一季度存货高达27.55亿元,比去年底的17.74亿元猛增55.30%。
预付款项也创了新高,达到了9.73亿元。
这就像家里囤了一堆大白菜,指望着能涨价卖个好价钱。
在芯片供应不稳定的当下,多囤点货,似乎也无可厚非。
但问题在于,万一市场需求没那么旺盛,或者技术更新换代太快,这些存货就可能砸在手里,变成烫手的山芋。
而且冠达配资,囤货也需要钱。
寒武纪的货币资金从去年同期的19.86亿元,大幅减少到6.52亿元,降幅高达67.17%。
资产负债率也从去年的不到10%,上升到了15.97%。
毛利率也略有下降。
这说明,为了囤货,寒武纪的现金流压力不小。
这就好比一个武林高手,内力深厚,招式也凌厉,但经脉却有点堵塞,气血运转不够顺畅。
长此以往,恐怕会影响战斗力。
谁在买入,谁在撤退?
除了财务数据,寒武纪的股东变化也很有意思。
江湖人称“章盟主”的顶级牛散章建平,去年四季度刚进场,成为第八大股东。
今年一季度,他又大手笔增持,直接冲到了第六大股东的位置,持股市值高达38亿元。
这说明,章盟主对寒武纪的未来,那是相当看好。
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也继续增持,看来也是铁了心要和寒武纪绑在一起。
但是,有人进场,就有人离场。
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、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等指数基金,在一季度选择了减持。
不过,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却新进成为第十大股东。
这就像一个饭局,有人举杯豪饮,有人默默退席,有人姗姗来迟。
各怀心思,各有算盘。
指数基金的减持,或许是出于策略调整,也可能是不看好寒武纪的短期表现。
而新进的半导体芯片ETF,则可能是看中了寒武纪在国产芯片领域的潜力。
寒武纪,这家成立于2016年,专注于人工智能芯片研发的公司,一直被视为“中国芯”的希望。
它在《2024胡润中国人工智能企业50强》榜单上,以2380亿元的价值位列榜首。
2024年,它的股价更是涨了387.55%,成了A股市场的年度涨幅王。
但是,高光之下,也隐藏着挑战。
寒武纪要面对的,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难题,还有市场竞争的压力,以及资金上的困境。
它要不断创新,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,才能在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。
它要拓展应用领域,找到更多的盈利增长点,才能摆脱对单一客户或单一产品的依赖。
它要优化财务结构,改善现金流状况,才能为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这就像一个初出茅庐的侠客,身怀绝技,但江湖经验尚浅。
他要不断历练,才能成为真正的武林宗师。
寒武纪的故事,才刚刚开始。未来是星辰大海,亦或是暗流涌动,拭目以待。
这就像一场大戏,锣鼓已经敲响冠达配资,好戏才刚刚开场。
郑州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